夏侯惇,字元让,沛国谯郡人,是汉初开国功臣滕公夏侯婴的后裔。他在十四岁时从师学艺,有人侮辱他的老师,夏侯惇便杀了这个人,由此夏侯惇因禀性刚烈远近闻名。
魏太祖曹操起兵初期,夏侯惇常常做为裨将跟随征伐。曹操做奋武将军后,任用夏侯惇做为司马,率兵单独屯兵住宅在白马地区,不久便升为折冲校尉,兼领东郡太守之职。
曹操征讨陶谦时留夏侯惇驻守濮阳,张邈叛变迎吕布时,曹操的家眷都还在鄄城,夏侯惇担心吕布袭击曹家,便率军兵轻装奔赴鄄城,途中正好和吕布相遇,然后发生一场遭遇战,吕布小败引军进入濮阳,缴获了夏侯惇守军留下的粮草淄重。吕布派秘使伪装投降到曹营合伙捉拿了夏侯惇,然后要挟曹营拿宝物换回夏侯惇,夏侯惇军中一片大乱,夏侯惇部将韩浩集合士兵把守营寨,并召集将领让他们回去安抚好各自士兵不许妄动,然后韩浩和将领来到夏侯惇处大骂劫持夏侯惇的人说:“你们这帮反贼不想活了,居然敢劫持将军,况且我们是奉命讨伐叛贼,怎么可能因为将军放过你们呢?”接着哭泣的和夏侯惇说:“将军,这是国法,我们也没有办法”于是韩浩带领士兵攻击劫持夏侯惇的人。劫持者反而有些惊慌失措:“我们只是想换一些钱财而已”最后这些人被韩浩斩杀。
曹操从徐州回师后,夏侯惇随从大军征讨吕布,激战中被流箭射中眼睛。伤愈后,夏侯惇兼任陈留,济阴太守之职,加官为建武将军,封为高安乡侯。
时逢大旱,蝗虫四起,夏侯惇斩断太寿河,储水为水田,他本人亲自背土率将领劳动,并提倡种植水稻,夏侯惇为百姓大获福利,后来夏侯惇又担任河南尹。
太祖平定河北时,夏侯惇身为大将军担当断后拒敌的重任。
河北袁绍的都城邺城被攻破后,夏侯惇升迁为伏波将军。
建安二十年,朝廷记录了夏侯惇前后功绩,封他一千八百户,与从前已封合并在一起,共两千五百户。
建安二十一年,夏侯惇跟随太祖征讨孙权回师后,太祖让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,留守居巢,并赐名倡。赐令上说:“春秋时晋国大将魏降因为与戎篝和那样的功绩,还领收金钟石盤等鼓乐赏赐,更何况将军您呢!”
建安二十四年,太祖击退关羽后驻军摩坡,经常召请夏侯惇与他同车共载,特别对他亲近和看重,夏侯惇还可以在太祖曹操的卧室内自由出入,诸位将领无人能和他比,不久后夏侯惇拜为前将军,督领大军回寿春,后来又移驻召陵。魏立帝曹丕继位后拜夏侯惇为大将军,几个月后夏侯惇便去世了。
夏侯惇这一生虽然都在军营,但能亲自迎请老师,授受学业。他为人性情清廉俭朴,只要有多余的钱都会分给军士,施舍平民。夏侯惇去世后赐谥号忠侯,由他的儿子夏侯允继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