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公子逸
注|此文为原著,与电视剧有出入
包惜弱,是《射雕英雄传》里,我很不喜欢的一个人物。
金庸老先生对于这个女人的笔触很仁慈,她死之后,有这样的话:
众人均道包惜弱虽然失身于赵王,却只道亲夫已死,到头来殉夫就义,甚是可敬,无不嗟叹。
她的殉夫就义真可敬吗?
论起可敬,最可敬的是郭靖的母亲李萍,而绝不是包惜弱这样拎不清,还无情无义的女子。
而读了包惜弱,我反思思量,终是明白了自己非常不喜欢她的原因,而也坚定地认为:一个女人,如果心中无大义,实在是娶不得。
郭家和杨家的灭门惨案,由谁而起?
包惜弱。
原著里这样描写她救完颜洪烈的心理:
她见这人奄奄一息地伏在雪地之中,慈心登生,明知此人并非好人,但眼睁睁见他痛死冻死,心下无论如何不忍。
包惜弱是什么都不想的傻子吗?从来不是。她明明知道完颜洪烈不是什么好人,但是她就是要因为自己的心慈去救一个坏人。
她到底是真的心慈,还是只为了自己的心慈而心慈。真正善良的人,大多都想别人的感受,而假善良的人,则大多想满足自己的想法。
救了这个坏人,这个坏人可能会办更多的坏事,也可能会杀更多的人。可她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心慈,就毫不犹豫地救了这个明知道是坏人的人。
她做了好人,却招致了郭杨两家的灭门惨案。
有时候救恶,就是杀善,包惜弱这样的女人,终其一生,都不会懂。但愿,我们能懂。
她救了完颜洪烈,招致了郭杨两家的灭门惨案。
当官兵闯到了家里,杨铁心要带她逃命,可是她这个时候,不担心丈夫的性命之忧,竟然担心:“这些小鸡小猫呢?”
大敌当前,生死不知,杨铁心还要安慰自己的妻子:“官兵又怎么会跟你的小鸡小猫为难。”
我每次读包惜弱,我都非常不明白,她到底是真的心慈还是,假的心慈。
比如她养了小鸡小鸭之后绝不肯杀了吃。于是,杨铁心不得不到野外抓兔子。可等到杨铁心从外抓来了兔子,她又不肯吃,只把兔子养起来。
那杨铁心就一只鸡,一只兔子也不吃了吗?
杨铁心和包惜弱一起到郭啸天和李萍的家里去吃鸡,去吃兔子。
难道只有她自己养的兔子可怜,值得救,别人家养的兔子就不可怜,不值得救了?
她到底真的心疼这些小鸡小兔子,还是只是自己不想做那个杀生的人?
很明显是后者。
她不想杀生,她想要仁慈,只要不是她杀的,只要她是仁慈的,至于后果怎样,她毫不在意。即使她明知道,后果是没有意义的,甚至是不好的,她也丝毫不在意。
她要的只是她自己心里的舒服。
如同,她不考虑后果地救完颜洪烈,如同,她到了危难之际,不想丈夫的安危,还只想自己的小鸡小猫。
说白了,她的仁慈,是只想了她自己的仁慈。她对杨铁心,可一点都不仁慈。
包惜弱和完颜洪烈成婚,十八年。
原著里这样写道:
包惜弱家破人亡,举目无亲,只道丈夫已死,只得随完颜洪烈北来,禁不住他低声下气,出尽水磨功夫,无可奈何之下,只得嫁了给他。
即使丈夫死了,可是她怀中尚有丈夫的骨肉。而完颜洪烈则是金国的六王爷。
包惜弱自小听父亲说起金国蹂躏大宋江山之惨、大宋皇帝如何被掳去不得归还、北方百姓如何被金兵残杀虐待,自嫁杨铁心之后,丈夫对于金国更是切齿痛恨。
哪怕包惜弱没有什么家国大义,那么至少她该知道丈夫刚死,她还怀有身孕,是不该那么快嫁给完颜洪烈的。
可是,杨康十八岁,他们成婚十八年,也就是说,完颜洪烈的水磨功夫也不过是几个月,甚至是更少时间而已。
她不是对杨铁心情深义重吗?
至少她应该跟电视剧里一样,为丈夫守孝三年吧。可惜,原著里,她并没有为丈夫守孝三年,而是跟着完颜洪烈到了金国之后,没多久,就嫁给了完颜洪烈。
而那时候,她还怀着杨铁心的骨肉。
让自己的孩子成了杨铁心最痛恨的金国王爷的孩子,她真的爱自己的丈夫杨铁心吗?她真的了解杨铁心的心意吗?
还是她从始至终只在乎自己的想法。原著里,她甚至是拿着完颜洪烈跟自己的丈夫杨铁心对比:
丈夫是粗豪汉子,她一生之中,实是从未遇到过如此谈吐俊雅、才识博洽的男子,但觉他一言一语无不含意隽妙,心中暗暗称奇。
等到完颜洪烈夸她长得漂亮的时候,她竟然内心窃喜,并且有这样的心理活动:
她容貌秀丽,但是丈夫杨铁心从来没这般当面赞过。
她嫁给完颜洪烈,绝不是完全走投无路。
哪怕她一辈子不肯嫁给完颜洪烈,以完颜洪烈对她的感情,也不会苛待她。况且后来,丘处机找到了她和杨康,她若是权宜之计,自当求丘处机帮她们母子离开王府。但是,她没有,她依旧当着大金国的王妃,依旧让自己的儿子认贼作父。
她对完颜洪烈是有心动的。
她心动的是什么?
她心动的是,完颜洪烈是王爷却对她如此低声下气,她心动的是完颜洪烈容貌清隽,谈吐不凡,她心动的是,完颜洪烈可以给他们母子最好的栖身之所。
杨康的悲剧,很大部分都是包惜弱造成的。
她有的是时间照顾小兔子小猫,却没时间多教育自己的儿子杨康。她对杨康几乎是完全放任不管的,由着完颜洪烈去教育。
杨康,是杨铁心留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血,她但凡对杨铁心有一丝感情,就该好好教养杨康。可是,她没有,她住在原来的破旧房子,每天哭哭啼啼,有时间对着小鸡小兔子爱心泛滥,却没时间,也没心情,好好去教养自己的儿子。
完颜洪烈是个什么样子,杨康就是个什么样子。哪怕她明知道杨康犯了错误,也狠不下心来好好管教,而只是帮着杨康瞒着丘处机。
慈母多败儿,假如这个慈母还心中无大义,并且对别人无甚情义,那么她的孩子,该何等的骄纵,该是何等的非不分,无情无义。
而也果然,杨康对待自己的母亲,也是极其虚伪的。包惜弱虽然是他的亲生母亲,虽然疼他,爱他,但是对他不具备威慑力,也不具备所谓的榜样的力量。
他心里对包惜弱是没有尊重的。因为没有尊重,于是他压根不听包惜弱的话,而只是把包惜弱当成了最好糊弄的母亲。
哪怕她最后知道杨铁心没死,要跟着杨铁心走,她也只是想了自己,而丝毫没想过她走了,杨康要怎么办?
包惜弱在杨铁心死后,马上嫁给了完颜洪烈。完颜洪烈对她如珠如宝了十八年,更是把她的儿子杨康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。
而包惜弱愿意嫁给他,也不是完全对完颜洪烈无情。可等到她知道杨铁心还活着,她马上要跟杨铁心走,丝毫不顾及完颜洪烈和自己的儿子。
她真的对杨铁心情深义重吗?还是她从始至终只想了她自己的感受,她想着嫁给完颜洪烈,就可以不顾及杨铁心刚死没多久,她想要跟杨铁心走,她就可以丝毫不顾及她和完颜洪烈成婚十八年。
还有她这十八年始终住在原来的破旧房子里,她一面当着大金国的王妃,一边思念着原来的丈夫杨铁心,到底是情深义重,还是一心二用。
对杨铁心,她是我爱你,却怀着你的骨肉,嫁给了你最恨的人。
对完颜洪烈,她是我嫁给了你,却不爱你。
当这两个男人同时出现,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,她马上又化身了情圣:“大哥,咱们终于死在一块,我好欢喜。”
包惜弱从始至终,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在做任何事,她从未想过旁的人,她的两任丈夫,她的儿子,甚至是她的家国。
有人说,一个母亲的好坏,会影响三代人。
说实话,我并不觉得这样的话危言耸听。可有的人,如同《知否》原著里的康姨母,她就是个明明白白的坏人,这样的坏人,你敬而远之就可以。
可有些人,她不是明明白白的坏人,如同《射雕英雄传》里的包惜弱,她明面上最是善良,最是慈爱,可其实,她的善良和慈爱,全部都是不分是非对错的,甚至是没有家国大义的。
一旦一个家庭有了这样的女人,不遭灾祸,尚且不显什么。但是,但凡有了什么大事,这种女人就会是最会坏事的女人。
包惜弱知恶而救恶,导致了郭杨两家的灭门惨案,而她明知家仇国恨,却嫁给了完颜洪烈,还对于儿子杨康疏于管教,导致了杨康的认贼作父和贪慕虚荣。
这样的女人娶回家,绝不会是家门之幸。即使,包惜弱没有嫁给完颜洪烈,她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母亲,因为她本身就是个极其拎不清的女人。
杨铁心,乃抗金名将杨再兴的后人,杨再兴死于金人之手,杨康可谓是忠良之后,与完颜洪烈有着国仇家恨,因为一个包惜弱,终究是先人几代英明,毁了。
幸而有杨过,否则杨家赫赫威名,累累白骨,该何等悲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