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个远离城市的乡下,一个小山村里,我以两万元盘下这个小院子,三间泥砖房,两间青砖水泥房,中间的天井比较大,采光良好,改造后好,我相信将会是一个有风的庭院,所以我看中这里。
屋东说,这房子建于1988年,距今36年了,瓦片破损厉害,楼梁也被雨水漏到腐朽了,不敢上去重新捡拾瓦片,就便宜卖给我。
朋友们看了就说我钱多无处花,怎么选这么一个小院来弄,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一抓一大把。她们认为我要的这个小院子,车子不能开到院门口,要停在村子边的停车场里,交通不便,我用来改造,好像划不来啊。
村里人也纳闷,他们说,谁会来租住呢?如果你弄得好,来村里种烤烟、种马蹄、种香芋的老板可能会租来住,如果弄不好,可能就只能自己享用而已了。
我说,我现在不在乎租不租得出去,我先拿这个小院练练手吧。按照我的设计理念去重新布局。
今天请了工人去把瓦片掀掉,把腐朽的楼梁全部拆了,明天就盖上瓦。为了见证第一个小院的变化过程,我拍下了改造前的图片和今天改造的中图片。
好让友友们看看一个普通农家院子,融入文化元素进里面后,它的变化到底有多大。同时也想记录过程,用来总结经验,发现不足,便于以后的第二、第三个小院建设得更加美好。
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吗?咱一起远离城市,去乡村生活吧。